清华大学是教育部最早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高校之一,是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组长单位,是国家“十五”科技攻关重点项目“网络学院示范工程”实施单位。
清华大学始终以“教育服务社会”为宗旨,坚持“社会责任第一,社会效益优先”的发展原则,依托自身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科优势,积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。其中远程专科起点本科学历教育设有经济学、法学、外语、计算机、艺术五大类共六个专业,学习人数13000多人;研究生课程进修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、民商法学、企业管理、教育经济与管理4个专业,学习人数9000多人,并培养出我国首批远程硕士研究生。从 1998年起到2004年期间,清华大学经过6年多的探索与实践,开发整合了1万多学时的远程优质课程资源,在全国31个省、市、自治区建立了130余个校外远程教学站,基本形成计算机互联网、卫星数字网和有线电视广播网三网互补、覆盖全国,符合我国国情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和教学体系。
2005年以来,清华大学开展非学历远程教育培训。与人社部、国务院军转办积极开展合作,努力探索政府、高校、军队三者紧密结合,优势互补,可持续发展的培训模式。2007年被国务院军转办、人事部、总政治部正式授予“全国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”。针对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培训的实际需求和特点,自主研发实施了清华军队转业干部网络学堂项目。目前,在线参加培训的人数已经超过1万人。与国家发改委合作,共同组织实施了“中国创新成长型企业自主培训建设体系建设(521)工程”。与吉林、山东、河北、江苏、内蒙古等20多个省市政府合作,联合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工程,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到目前为止,已拥有清华企业远程学堂用户近2000家,参加培训和受益的学员累计超过300万人次。
2009年以来,与国资委合作,自主研发实施了“中央企业班组长岗位管理能力资格认证远程培训项目”。项目充分整合了高校优质资源,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现代远程教育优势,有效解决了目前班组长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难点,使得班组长岗位管理能力培训真正实现“大规模、可持续、有实效、低成本、高质量、能推广”。项目得到了国资委、中央企业和广大班组长的充分肯定,荣获清华大学“教育培训自主创新奖”、“优秀教学软件奖”以及“教学成果一等奖”等荣誉。目前,已有来自100多家中央企业的4万余名班组长参加在线培训学习。根据国资委的统一部署,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,将中央企业班组长轮训一遍。2011年,与中国残联合作,自主研发了“全国残疾人就业指导员远程培训项目”,旨在提高残疾人就业指导员的就业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。项目因其针对性、实用性、系统性的优势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项目目前已有两万余名学员参训,并计划在“十二五”期间,每年对一万名以上残疾人就业指导员进行一次岗位培训。
今后,我们将继续秉承清华大学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的校训精神,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努力探索符合社会发展需求、满足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模式,以清华优质教育培训资源,助力中国学习型社会建设,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。